也谈中国的写意
时间:2013-05-30 14:28 作者:樊子轩 来源:翰墨书画网
自古以来,中国的,外国的,东方的,西方的,在 每个历史时期,都有各家各派,关于审美意识,文艺观方面的争鸣,常是周而复始,争辩不休。但是争来争去,不外是主体与客体,精神与存在的相互关系而已,这个问题,确实是探究文化艺术的美学之道。中外文化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,认识,取舍,侧重有差,形成了各自的美学观,成为不同的文化体系。本人不是理论家,不一一阐述,本文着重谈中国画的“写意观”方面,谈谈个人的拙见。“写意”这个词,是哲理性的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,它贯串在中华文化,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。单就文学艺术而言,诗词,歌赋,戏剧,舞蹈,绘画,雕塑,书法,篆刻,园林,建筑……,无不以“写意”的审美观为本源。“写意”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,生生不息的美学精髓。作为中华艺术的一大门类“中国画”,也是以“写意”为其美学核心。“写意”义重,是核心,是哲理,是几千年来的美学观。究其缘由,一方面是艺术实践的总结,升 华;另一方面,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,文风息息相关。阴阳观是中华文化根本,认为宇宙万有不出阴阳,一阴一阳之谓道。道有上下,形而下者为之器,器,感官可及,须依心灵悟察。与此相应,中国的“写意”,不着意于物理的真实,而注重心灵的感悟,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,用心灵的眼睛观察宇宙,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,这就是通常所说的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艺术构思,注重情景交融,以情写景,以景抒情,化景物为情思,化实为虚,以达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。用哲理的话来说,就是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阴阳和谐,生生不息。
艺术是人的智慧对于大千世界感悟的结晶,没有人的因素,不成其为艺术。中国画的美学观,是紧扣心与物,精神与存在,一阴一阳的关系,成为艺术的本源。不重真实的再现,而是重艺术的表现,打破了时空,体面,光色,透视等物理现象的束缚。早在五代,山水画家张赫就提出,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。也就是心与物,,阴与阳,密不可分,互为一体的艺术规律。须要阐明,“写意”不是平常所说的“写意画”或“水墨画”,“写意”是中国画的美学观,也是审美的价值观,它贯串在中国画的各个画种之中。粗笔豪放的“水墨画”,通常叫成“写意画”,这是俗语,俚语,它不能代替“写意”的学术内涵。换言之,“水墨画”不一定能达到“写意”的境界,而工笔画和其他画种,也不一定就不“写意”。例如五代时期的一位画家顾闳中画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就是一幅典型的“写意”工笔画。作者用散点透视法,打破时空概念,将韩熙载活动的各个片段,巧妙的用屏风做装饰物,将每个片段的活动隔开,又连为一体,形成长卷。使看画的人随着视线的移动,似乎身临其境。这幅画不是成之于大量的写生素材,而是通过偷看,窥视,归纳,领会,汇成腹稿,创作而成。在人物形象的特征上,似乎没有什么区别,但是通过千姿万态的神情动作,却突出了每个人物的特性。这种巧妙的处理,这是“写意”的原理贯串其中,成功地显现出韩熙载夜宴的意境。由于处理上 的巧妙,自然成章,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。这些手法,自然而然地符合艺术的法则。再如唐代 鞍马人物画名家韩斡,他画的马,很像汉代画像石、画像砖中马的造型。表现手法简练,概括,托出了宫廷名马的高昂雄健,颇有战无不胜的气概。以韩斡画的马,与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画的马相比较,郎世宁是当时爱马画马的名家,而且有很好的中国画的技法功底,画的马也是用中国画的的技法完成的,但是他的美学理论立足点,仍然是他原来的写实的形似的体系。画面呈现的,是物理的准确,自然的再现。同样都是用中国工笔画技法完成的画作,但美学理论不同,前者是“写意”,后者则是“写实”。
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《深山藏古寺》一画的记载。画面是高山延绵,密林丛丛,但没有寺庙,只有一个和尚在山下的河边打水。巧妙地点出了这个“藏”字,寓意深远,给人以无限的联想。近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画了一幅画“十里蛙声出山泉”,画面是从山谷中冲出一道泉水,泉水中有无数的蝌蚪顺流而下。从小小的蝌蚪,使人联想到,远传十里的成蛙的鸣叫。这些都是“写意”的精华,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。“妙境”也是自古以来品评艺术作品经常提到的“意境”,这是“写意”的真正内涵,也是品评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。欲达到这个标准,需要具备一些条件,如
一、需要修心
这是中华文化,儒,释,道共同的哲学理念。在这方面的诠述,积淀甚厚,如《文心雕龙》言,“ 寂寞无心,无智弥照”。《坛经》言,“定能生慧,慧无不达”,……。现代语言,就是提高心性,提高精神境界。
艺术是人的心性,精神与大千世界交融,感悟的产物。艺术品的高低,雅俗,形态,皆是艺术家的心性,修养,精神的反映。现代有句时尚话,“自我表现”。此话不错,只要一落笔,到完成作品,自我必在其中。这就是画如其人,字如其人的道理。自古以来,品评艺术品的高低,雅俗,有两个条件,就是艺品和人品,二者合一,才属上乘。所以,修心,提高人的精神素质,才有能力准确分辨,把握大千世界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。扬善抑恶是艺术家的本分,是故,修心,真心,是否能达到平常心,净化心,智慧心是艺术家的首要品 质。否则,名利熏心,粗制滥造,庸俗低下,就会充斥艺术园地。
二、要有文化
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。作为画家或艺术家,关键落在这个“家”上。是“家”,要博览古今中外,学养深厚,避免腹中空空,匠人化。“意境”,不但要画出来,还要用高妙的诗文和上乘的书法点出来。例如白石老人的“十里蛙声出山泉”,是老舍先生出的题,画家巧妙地将看画人引入画境,看画而闻声。万卷书,其中蕴涵了古今中外先贤的智慧,学习继承,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宝库,也是继承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这是文化人,画家,艺术家应有的胸怀。
行万里,就是到大自然中去,到社会实践中去,到文化艺术的源头中去。
世界上有两大富源,精神和物质,文化艺术是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,而科学技术则是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,二者一阴一阳,和成天下。吴作人先生曾言,“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前进的两条腿,缺一不可”是故,文学家,艺术家,画家是人中之宝,每当清夜自问,我为人类精神财富做了什么?是重如泰山,还是轻如鸿毛。自考,更能督促修心,修学,修功。
三、要修功力
画家必须修炼娴熟的、精湛的技法功力。绘画的技法功力,是艺术价值的组成部分,也是欣赏、鉴别艺术品位高低,雅俗的重要条件。中国古代,山水画家辈出,如五代的荆浩,关同,宋代的范宽,郭熙等,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精湛技法和功力,表现出中华民族雄伟,壮阔,博大的气概。1993年,台湾博物馆展出范宽的画品,我有幸得到欣赏。我的一位美国画家朋友,单为观赏范宽画展,从美国赶到台湾。看来艺术精品是不分古今新旧的,只要是精品,极品,其价值是永恒的。2004年,在希腊奥运会上,中国残疾人演出了“千手观音”,哄动了世界,感人至深。其高妙的意境,犹如观音下凡,其难度和技艺,令人叹为观止,其美,言语道断。这件作品,可以说是现代中国艺术的神品,能流传后代。